';
24日,P2P行业的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》(简称《办法》)正式发布。其中,业界最为关注的是增加贷款限额的具体规定,不仅规定同一借款人在同一平台的借款限额,还对同一借款人在不同平台的总借款限额进行了限制。
业内认为这一规定将对平台业务产生巨大的影响,P2P平台将会向小额借贷的业务方式转变,回归普惠金融的本质。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共享、不可篡改的特性,可以帮助监管机构对P2P平台行数据进行监管。 首先,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,不仅借款人不能造假,平台也不能为了业务伪造数据。 其次,区块链的分布式共享特性,对于监管机构而言,只要成为其中一个节点,就可以对P2P平台的信息“了如指掌”,大大降低监管的难度。 最后,数据的共享还能为各P2P平台的风控提供征信数据,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,P2P平台甚至可以参考借款人在其他平台的借款、还款情况来对借款人进行授信等等,降低平台运营成本。 区块链技术天然是数据互通、互信的工具,它能提高金融服务中的信任传递效率,降低交易成本。将P2P平台和相关部门纳入一个联盟链,通过加密的方式将各方数据共享,从而控制每个自然人和法人的贷款金额不超过政府规定的‘红线’。而且多方数据一旦共享,对P2P平台而言,也能起到风控、征信的作用,例如某借款人将自己的房子已经在某平台抵押贷款了30万,其他P2P平台就可以将这个信息纳入自己的授信考核。区块链技术可以降低平台人力时间成本,更好更快的帮助P2P平台完成转型。
不破不立,P2P管理办法的落地虽然会导致大量平台退出,但也意味着行业将走向规范,回归普惠金融的本质,更好的为中小微企业服务。而区块链,可以从技术角度帮助政府监管,让P2P平台回归“小而美”!